“王峰,字泰之,景和三年一甲探花,其文章以花团锦簇闻名,享誉士林。”
陈易抬手指着那几卷文集,神情严肃的说道。
“他是菏泽省的现任提学御史,掌管着一省的学政,并且任期即将满三年。”
说到这里,他看着面前两个弟子,全都一脸不解的模样,不由摇了摇头解释道。
“提学御史不仅有权考核、选拔生员,更有权剥夺犯事生员的功名。”
“对我们读书人而言,王提学的威慑力,远超那些只会收税断案的地方主政官员。”
“同时在士林中,也无人不敬重其才学,无人不惧怕其威严。”
听着陈易的介绍,苏墨不由心声好奇。
翻开那本文集看了看,但只是读了几篇文章,眉头便下意识锁了起来。
王峰的文章写的好不好?好!
豪放华丽,引经据典信手拈来,辞藻极尽铺陈之能事,却又言之有物,并非空洞堆砌。
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,绚烂之极却又字字珠玑。
但奈何,就是太好了。
“恩师,学生的文风淳朴务实,诗赋更是短板,与王提学的喜好相差甚远。”
苏墨合上书卷,一脸苦笑道。
“若是拿着我那干巴巴的文章,送到这位王提学面前,岂不是贻笑大方?”
他深深叹了口气,对即将到来的院试,头一次充满了深深的担忧。
一旁的陈尚泽与之相反,他在看过文章后眼睛瞬间亮了起来。
陈尚泽自幼受到陈易熏陶,文风本就偏向华丽,如今读了王峰的文章,只觉得如沐春风。
听到苏墨的担忧,陈尚泽则是信心满满道。
“我觉得这位王大人的文风,与我颇为相近,我只需做好自身文章,发挥自己的优势,应当不至于被黜落。”
闻言,陈易看着苏墨担忧的模样,摇了摇头道。
“苏墨,你也不必强行改变文风。”
“府试我让你等学习文风,是因为府试需要迎合上峰喜好,但院试不同。”
陈易沉声道。
“王峰王大人是真才实学的探花郎,眼光毒辣。”
“只要你的文章立意足够高,逻辑足够严密,即便风格不同,他也能分辨出优劣。”
“相反,你若强学他的豪放,反倒丢了你自己的务实与深刻,画虎不成反类犬。”
说到这里,陈易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。
“你现在需要做的,首先是精进你的质朴文风,将道理给讲透,然后用以长处去掩盖短处。”
“至于尚泽,你既然与王大人风格相近,这便是天然的优势,一定要加强练习,巩固现在的风格。”